登录  |   注册

绿色之路春满园——集安市人参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纪实

  长白山脉,沧海桑田,人参的传说,“老把头”放山的号子仿佛回响于耳边。集安,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就质量而言,集安人参国内首屈一指,“国参故里”美誉当之无愧。

  鸭绿江水,江河万古,人参之宗主,集安世代参农五百年辛劳坚毅,浇灌人参之花分外鲜艳。

  改革开放四十年,集安人参产业发展起伏跌宕,市场大潮洗礼,人参大戏鲜活生动。

  波澜壮阔四十载,集安人参产业睿智拼搏,蜕变升级,绿色人参之根向土而生。

  站在人参产业发展的历史关口,集安向着更高、高远处再出发。让我们走进集安,走近集安人参产业。

  人参,有“百草之王”之美誉,位居“东北三宝”之首。2018年12月以人参为主导产业的集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3月又被认定为集安人参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科学规划,一核一心七基地促升级

  强化推动,完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创新,建立了“领导小组+管委会+国资开发公司+产业协会”四位一体的组织领导与运行管理工作架构,分工协力推进产业园建设。政策支持有力,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集安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若干政策》,从用地、财税、科技、品牌等9方面支持人参产业做大做强。

  强化联动,完善规划布局。着眼于改变过去传统种植、自然发展的粗放经营模式,近几年,集安市规划建设了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83.5万平方米,推广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全面开展测土栽参,实行严格的品牌产品原料生产基地认证等配套制度。这些措施,极大地提升了全市人参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国家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高标准编制产业园发展规划及创建方案,高质量打造人参特色小镇,确定“一核一心七基地”产业布局,统筹规划生产、加工、物流、研发、宣传、服务等功能板块,举全市之力发展人参产业。

  强化支持,完善扶持政策。根据人参产业发展需求,集安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参业用地、财政、金融、保险、科技、人才等方面给予密集、高含金量的政策支持。市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分别设立1000万元人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1000万元人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鼓励和引导人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利用金融杠杆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产业园建设,推动产业园不断发展壮大。

  精彩蝶变,集安人参产业升级不断

  夯实基础蓄力发展。近年来,集安市紧紧抓住省和通化振兴人参产业的有利契机,严格按照“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标准进行生产。2020年,集安市人参种植面积16.62万亩,其中林下参留存面积15万亩、非林地人参留存面积1.62万亩(园参0.78万亩,西洋参0.85万亩),主要分布在头道镇、财源镇、清河镇、台上镇、大路镇、榆林镇太王镇等乡镇。2020年,年产鲜参4834吨(园参2300吨、西洋参2500吨、林下参34吨),参业总产值70.03亿元(一产11.35亿元,二产25.85亿元,三产32.83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2.3%。全市各类人参加工企业达到126户,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户,省级6户。人参总加工能力9000吨,实际每年加工约6000吨。全市人参流通主要在清河人参交易市场,现有商户178个、摊位620个,2019年交易人参总量3600吨,交易额达29.3亿元,同比增长4.6%。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并于2019年9月23日成功举办了“2019农民丰收节”,2020年9月投入使用。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康美新开河公司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国家人参加工技术研发专业研究中心。百济堂参业与中国农科院张亚玉研究团队建立长期合作。益盛、康美、大地参业等公司与吉大、吉林农大、长春中医药大学、北华大学等科研教育单位广泛合作。人参国家检验检测中心项目有序推进。集安人参研究所仪器设备全面更新,创新条件大幅改善。

  强化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一揽子人才新政,务实推进人才工作。强化高端智力支持,邀请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吉林农大、长春中医药大学等人参领域专家,成立了人参产业专家顾问委员会。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先后开展人参种植技术培训7次,培训1500余人。同时,把人参发展所需人才列入全市急需紧缺人才招聘计划,目前已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4名优秀本、硕毕业生。评选支持2个人参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引导创业人才创办人参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76户。专家顾问、急需紧缺人才、研发人才团队、职业农民续、创业人才积极作用凸显。

  持加大科研投入。2018年,益盛、康美、百济堂等企业承担国省市级科技项目9项,投入研发资金771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030万元,企业投入5683万元),同比增长429%。依靠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引领全国人参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破解了非林地人参种植技术难题,实现了人参根、茎、叶、花、果实的全株开发利用,现已开发出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4大系列600多个品种。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0个,审定了5个人参新品种,获得35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7项人参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培育了2个中国驰名商标(“益盛”和“新开河”)、6个吉林省著名商标(“吉聚”、“红五味”、“白山传奇”、“百济堂”、“旭峰”、“玩都”),43个“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

  建立5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1个创业(孵化)基地、1个电商创业平台,其中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现已扶持905户农民工创业,吸纳就业2368人,带动就业7000余人。人参领域专利数量和新品种数量全国第一,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引领全国人参产业发展。

  延伸链条,融合发展增效益

  推进农文旅协调发展。注重人参文化传承发扬,与高句丽文化等旅游资源融合互动,开发人参文化旅游产品,提升产业效益。现已建成国内唯一的野山参博物馆。认定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许东瑾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参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制作了《国参传奇》《参娃与天池怪兽》等动漫产品,举办了“清河野山参节”“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等节事活动,开辟了“人参之路”旅游线路,开通人参主题北京至集安旅游专列,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推进产加销融合发展。通过建设标准化人参种植基地,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加工产业集群,引进中国500强企业——江苏澳洋集团,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野山参交易中心,提升清河人参交易市场规模、水平和影响力。以清河人参交易市场为主体,组建“互联网+”联合行动体,功能由过去的人流带物流的模式向信息流带物流的方向转变。与江苏澳洋集团签订了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中国•东北(澳洋)道地中药材产业园建设战略发展协议。益盛药业在北京设立了营销策划中心,在30个省市设立了营销网络;康美新开河(吉林)药业有限公司,开启线上鲜参销售模式,年交易额3000余万元;以农村电商为主营业务的安市虎特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现有2个服务中心,16个服务站,基本覆盖了信息服务网站、团购、微商等各类电子商务模式,实现了人参交易现代化。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将人参产业发展与特色城镇建设有机结合,以清河人参小镇列入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为契机,从规划到建设均突出人参主题,通过产业园项目资金拉动,引进江苏澳洋、长春中庆等战略投资者,全力打造清河人参小镇。

  创新模式,带农致富奔小康

  集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把农民增收放在首要位置。产业园内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主体之间建立了订单合同、流转聘用、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转移就业等机制,形成了“保底+分红”、入股分红、租金和劳务收益等多样化的农民增收模式。2020年,产业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00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8%。典型模式主要有:

  “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合同型联结模式。合作社或农户与龙头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约定最低保证产量,确定最低合同价,当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时,收购价格随行就市;超过约定产量部分销售收益全部归农户。企业组织技术力量指导合作社和农户严格按照人参GAP要求建设种植基地,到期按合同收购人参,促进农户与企业互利共赢。益盛汉参通过该模式带动6个合作社农民增收5002万元。

  “企业+基地+农户”流转聘用型联结模式。龙头企业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整村流转农民土地,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种植管护,承担全部物料投入,建立标准化人参种植基地。与农民签订田间管理承包合同,约定承包劳务费用和目标产量,对超产部分,与农户四六分成,农户得60%,保证农户分享增值收益。大地参业通过该模式带动就业500人以上,人均年增收3万元,5年后一次性分红达35万元。

  “合作社+农户”土地入股分红型联结模式。农户自发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各自土地入股,抱团发展人参产业。合作社外联龙头企业和市场,提高销售议价能力,内联每家每户,统一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农资采购等,聘用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统一田间管理,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佳利合作社采取该模式,带领120名成员一个种植周期分红430万元。

  “企业+农户”技术分红型联结模式。龙头企业和种参技术能人签订技术分红合同,龙头企业承担土地流转、种植费用、雇工费用等全部成本,由技术能人组织和指导当地农民科学管护,提高人参品质和产量。超产增收及超过约定品质增收部分,技术能人与企业五五分成。百济堂参业通过此模式带动参农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目前,集安市已发展成为全国人参种植基地最大、全国人参精深加工能力最强、精深加工程度最高、林下山参交易规模最大、人参创新成果最丰富的产业园区,与中国人参产业发展战略的领跑者、中国人参产业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和中国人参产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先导区的战略目标愈加接近。(丁洪伟 王雪)


分享到:

©2020   吉林省山参商会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niceforyours.top

协会地址:吉林省集安市清河镇  技术支持:天马网络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269073779

商会电话:0435一6611289    13894593073